06

摸得到的非遗 2022年03月11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许邵庭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石丽平向记者介绍苗绣作品“一起向未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杜朋城 摄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石丽平带来一幅主题为“一起向未来”的松桃苗绣挂画。

“鸽子花整体图案是圆的,绿叶象征地球,鸽子花变幻成鸽子造型,象征着和平,整体寓意就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石丽平介绍。

在创作过程中,石丽平感受到苗绣不仅是产业还是文化,把苗绣传承发展好,能极大提升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去年点赞苗绣后,绣娘们的精气神大大提升。”石丽平意识到,苗绣发展的春天来了。去年,她流转上百亩土地种植板蓝根,用来进行蓝染,进一步延长苗绣产业链,让更多群众受益。

苗绣不单单只是绣花,关键在于创新应用。石丽平一直坚信“创新才是最好的传承”。引进智能化绣机为苗绣插上科技翅膀,优化苗绣工艺流程和制作工艺,不断加强苗绣香囊、西装、胸针等实用性产品设计研发……石丽平思考并不断完善着“以产业拉动非遗传承,用产业反哺非遗传承”的发展模式。

今年,新国发2号文件出台,明确要加强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打造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品牌。围绕文件精神,石丽平提出大力推动“苗绣+”产业发展的建议,倡导要构建“苗绣+苗药”“苗绣+服饰”“苗绣+家居”等“苗绣+N”业态,纵深挖掘传统文化,横向发展苗绣产业。

如今,金线、银线、五彩线,一针一线绣出的“鸽子花”正走进越来越多人的生活。用石丽平的话说,摸得着的非遗见人、见物、见幸福,它的背后就是国与家发展的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