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贵”在特色和品质 ——贵州代表团分组审议共话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2022年03月09日

分组审议结束时,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没有离开,而是径直走向了一名“60后”女代表,她就是来自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水仙马尾绣有限公司的宋水仙。

“刚才讨论时您提到想通过电商渠道做好马尾绣产业,但不懂技术,我们有资源力量,可以帮上忙。”宋宝安对她说。

7日,在贵州代表团分组审议现场,一场务实高效的讨论热烈展开,事关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建设,特色产业是有力抓手。”宋水仙说,马尾绣是水族独有的民族传统工艺,被誉为刺绣的“活化石”,“我们要努力让更多水族姑娘成为绣娘,实现‘马尾变财富’的梦想。”

传承民族文化,发展好“指尖上的产业”,这让代表们深有共鸣。

“‘贵’在特色和品质。”“85后”代表、贵州省朱砂古镇民族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华茜说,民族元素是宝贵财富,今年打算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国潮服饰,让更多人了解当地民族文化。

她的观点得到杨昌芹代表的赞同。“我们赤水是竹产业城,竹子可以用来制作竹编、建材等,用处多得很,做好‘一棵竹’这篇文章能让老百姓钱包‘鼓起来’。”

出生于1990年的杨昌芹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她开办的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为100多人提供就业,去年产值超过1800万元。

围绕做好特色产业,代表们畅所欲言,谈设想、提问题、出主意……

贵州省天柱县林业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袁昌选代表带来了父老乡亲们的“心头事”:“希望家乡的‘断头路’早日修通,方便老百姓生活,也能更好带动产业发展。”

杨昌芹补充道,既要修好公路,也要修好铁路,把物流运输成本降下来,提升贵州产业的竞争力。

针对两位代表关心的问题,国家开发银行资深专家徐元代表给出建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贵州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补齐发展短板。”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