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保持强化工科优势服务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03月02日

■ 苏向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立足贵州省情,基于能源发展实际,以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完善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为方向,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控制化石能源总量,是贵州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要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等学校加快相关学科建设。面对国家的重大需求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部署,贵州理工学院作为省属工科大学,从学校层面统筹发挥资源、环境、化工、材料、能源、自动化、机械等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以节能降耗技术创新和碳汇研究为目标,主动担当作为,提前思考谋划。为此,学校专门组建了碳中和研究院,就“双碳”背景下的产业布局与经济转型发展、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碳”关键技术突破,“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双碳”与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开展研究。

“双碳”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能源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在这方面,贵州理工学院强力推进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磷煤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能源化学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省能源化学转换新材料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等多个重点科研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可以说,“双碳”目标的落实推进,是学校继续保持和强化工科优势、服务贵州“工业强省”的建校初衷,也是有效发挥学校综合学科优势,认真践行责任担当,服务国家战略,为贵州工业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重大机遇。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围绕“双碳”目标出关键技术、出战略思想、出综合示范、出专业人才、出真招实招。

持续打造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主动面向贵州以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集成资源整合力量,在基础原料产业节能降碳减污技术改造、煤炭清洁燃烧技术与装置、固废与再生资源高值化加工、岩溶碳汇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等方面开展集中研究,通过科技创新用更高的要求、更新的技术发展煤电及煤化工,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现低碳、近零碳、零碳技术的创新发展。

着力打造高质量科教融合平台。把实现“双碳”目标的相关知识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相衔接,培养工科学生的“绿色”审美意识、“绿色”设计思考和“绿色”制造能力,在多个领域打造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双碳”“双控”问题研究专家,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报告,为贵州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布局调整,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喀斯特地区“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加快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促进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等方面提供决策参考,贡献贵理工力量。

认真打造高层次技术应用平台。面向地方、社会、企业大力推动成果转化,推进贵州理工学院碳中和研究院与发达地区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上补短板、强弱项,以区域市场需求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以先行先试闯新路的精神,大胆试、大胆闯、主动改,通过全方位的借力合作为贵州在“双碳”背景下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探索示范。

全力打造高标准人才培训平台。“双碳”工作涉及到的专业学科广泛,需要多学科、跨领域的人才。随着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有序建设,贵州亟需具有专业碳排放管理知识和经验的人才队伍。贵州理工学院通过发挥学科优势,构建服务贵州实现“双碳”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制定低碳领域人才培养、低碳领域能力建设培训和评价考核的标准,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开发面向“双碳”人才的培训课程,及时满足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对“双碳”人才的需求。

重点打造高效能项目推进平台。围绕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的“积极推进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发展新能源,扩大新能源在交通运输、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应用”要求,贵州理工学院通过发挥人才优势,结合贵州实际,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为贵州实现“双碳”目标出真招实招,如针对贵州省煤电“三改联动”,重点攻关贵州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与装置;聚力突破传统产业降碳减排技术;根据喀斯特地区岩溶碳汇有利条件,重点研究提高贵州省的碳汇通量的方案,以精准、精细、精益的项目推进平台建设为贵州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为贵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