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婷 莫姝 王海天
近年来,贵州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形成了小河-孟关工业园区、茅台镇白酒产业集聚区、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快速发展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协调统一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需调整产业集聚的水平和模式,合理发挥集聚的正外部性并规避负外部性,优化产业布局,借助技术创新驱动企业生产。
动态调控省内产业集聚程度,以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效平衡。一是注重多样化、专业化和协同集聚的多元化发展,促进合作,抵制恶性竞争,利用技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节能减排,到达自然资本、产业集聚和污染排放的最优平衡点。二是合理使用贵州资源优势,通过产业集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布局,探索出更加环保、清洁生产的运作方式,建立生态化网络体系,使企业在区域内互利共生,降低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和破坏性,以动态的视角看待产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双赢”。三是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技术和知识溢出效应,以创新驱动技术更迭,突破生产工艺瓶颈,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采取可持续发展策略,使资源得以循环利用,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建立绿色园区,加强政策引导,覆盖监测系统,最大限度降低污染排放量。一是以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为依托,推进贵州省清洁生产园区和绿色园区的建设,通过产业集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降低自然资本的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兼顾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保护。二是继续推进对环境的监督和管控力度,设计资源型产业集聚发展的外部环境约束,逐步出台地方性法制法规。在扩大废物治理的范围和成本同时,探索建立生态税收制度,督促企业更加注重清洁化生产和废物治理。三是建立动态的产业集聚和环境交互监测系统,记录、分析两者的变化曲线。目前贵州省产业集聚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程度仍有提升空间,为促进两者同步协调高水平发展,需要根据实际监测结果及时纠偏纠错。应注重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内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根据监测系统的预警结果保持当前两者平衡发展的长期可持续性。
发展新能源,创造自然资本实现机制,提高自然资本的利用率。一方面应加大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政策鼓励力度,实施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放宽新能源企业贷款限制,通过新能源技术,改变能源消费结构,调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更少的自然资本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应重点关注自然资源资本化的实现机制,进一步明晰自然资源产权,推进自然资源整合,打造资源变成资本的通道。编制提质增效的“多规合一”规划,有序开展自然资源、文化生态品的调查摸底和确权,对碎片化生态资源进行集中收储和规模化整治,转换成连片优质的资源包,并且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化管理和开发。同时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生、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旅游”“文化+旅游”试点,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推动绿色产品和生态服务的资产化。
(作者单位分别为:贵州大学、贵州人民武装学院、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