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夯实人才引领 走好赶考之路 ——贵州发挥组织优势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2022年03月02日

■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华姝

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为战略定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全面加快乡村振兴、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振兴是关键。

贵州高度重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发挥组织优势,拓宽人才来源渠道,强化党员干部培育力度,创新激励引导措施,着力培养建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素质优的人才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选优配强“领头雁” 打造过硬“排头兵”

人勤春来早。连日来,普定县白岩镇高管村正忙着500亩大黄中药材种苗栽种。

“三年后,到了成熟期,可实现亩产量5000斤以上,亩产值将达20000余元,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高管村党委书记秦梓玲说。

2018年,这位“90后”女孩作为临聘人员,到普定县白岩镇扶贫办工作,积累了群众基础和农村工作经验。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尤其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乡村是希望的田野,也是我们青年人实现理想抱负的一个新舞台。”秦梓玲说。

2020年,秦梓玲开始在高管村村集体公司工作,得到群众和村干部认可,并在2021年10月底的换届选举中,当选村党委书记。同年12月,当选高管村委会主任,成为普定县最年轻的“一肩挑”女村干部。

“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既是担子,也是机遇。”秦梓玲说,接下来,她将把工作重点始终放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上,奋斗乡村振兴、建功乡村振兴,带领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选优配强“领头雁”,打造过硬“排头兵”。2021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一大批有能力、有担当、肯干事的年轻人和致富带头人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挑起“领头雁”的重任,登上乡村振兴舞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不负众望,不辱使命,竭尽所能,做强做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民解决实际困难。”这是福泉市金山街道太平村党委书记李清在当选大会上做出的承诺。2022年,李清瞄准“群众富裕、村庄美丽、民心凝聚”的目标,打算以项目建设、乡村治理、民意走访等为切入点开展工作。

雁飞千里靠头雁。贵州坚持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少数”,着力选拔有能力、有觉悟,能担负起推动产业发展、整治村容村貌、调处矛盾纠纷、推进移风易俗等职责的党员干部进入村级领导班子,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管齐下育人才 造就基层“新农人”

村干部是党的政策方针在基层的执行者,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者。

为切实解决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普遍情况,贵州在选人用人育人上狠下功夫,因地制宜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提高整体素质,优化知识结构,使后备力量的政治素养、党性修养、能力水平与乡村振兴各项事业发展相适应,破解农村人才难题。

罗甸县建立村干部队伍管理培养台账,制定培养工作方案,合理设置文书、支书助理、主任助理等岗位,吸引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等到村跟岗历练,把想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兴仁市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传帮带”培养机制,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带模式,确定后备干部培养帮带人,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成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后备干部,进行定向使用,对不适合继续作为后备干部培养的,取消其资格。

剑河县实施“青苗计划”,针对后备干部“短板”开展培训:培训内容上,按照基层所需和本地发展实际,精选培训内容;在培训方式上,采用“情景式”培训,模拟真实工作场景,提高培训效果,补齐后备干部的经验盲区和能力弱项,提升整体战斗力。

紧盯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等群体,各地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训什么”的原则,制定管理培养台账,实施“传帮带”机制,开展相关培训,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人才库,为乡村注入“新鲜血液”。

一个个政治坚定、业务熟练、敢打硬仗的人才进入到村级干部队伍。他们勇立潮头、担当作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培育农村经纪人 破解产业“中梗阻”

这个春节,罗传彬过得忙碌而充实。

2月10日,记者在麻江县坝芒乡水城村见到村党支部书记罗传彬时,他和村民正忙着分拣、打包、搬运红菜薹。

“这批蔬菜准备销往哪里啊?”记者问。

“贵阳,好卖得很!”说话间罗传彬也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儿。

自2021年5月被评为农村经纪人,罗传彬多次带领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前往凯里、贵阳、广州、南宁等地跑市场、扩销路。通过畅通蔬菜销售渠道,带动全村蔬菜种植实现从零星发展到规模化种植的蜕变。

“以前销路打不开,大家不敢扩大规模,全村产业发展缓慢。”罗传彬说,“现在,蔬菜市场价高的时候,我鼓励村民自己拿到市场售卖,蔬菜价格低的时候,村合作社保底收购,我负责找销路,全力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

“牵着”市场手,引着农民走。近年来,麻江县着力培养“富民先锋”,打造一支懂市场、会经营、善管理,有引导和带动能力的农村经纪人队伍。截至目前,全县63个村实现农村经纪人全覆盖。

农村经纪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农民,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市场。他们既把本地的产品卖出去,又把外地的产品运进来,既能居中为介,又能沟通信息,架起了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

事实上,自2017年开始,贵州便大力实施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通过开拓市场、惠民生鲜、农村电商、品牌包装等方面的课程培训,提升农村经纪人业务水平,借助农村经纪人把政策方向、市场需求传递给农户,与农户建立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助力“黔货出山”。

上联市场、下联农户。如今,农村经纪人已成为广大农村不可或缺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