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北京冬奥知多少 2022年02月21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叶梅 曹雯

首个“碳中和”冬奥会

“水立方”变成“冰立方”,首钢工业遗产化身“雪飞天”,千余辆氢能大巴穿梭赛场,3大赛区26场馆100%绿电供应……北京冬奥会,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

我国全面落实绿色办奥举措,充分利用鸟巢、水立方、五棵松等原有奥运场馆进行改造,新增场地也从设计源头减少对环境影响。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成为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系统制冰的大道速滑馆,碳排放趋近于零;冬奥会全部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冬奥会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占全部赛时保障车辆的84.9%,为历届冬奥会最高。

“双奥之城”北京采取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重大举措,空气质量大幅改善。2021年,北京六项主要污染物首次全部达标,优良天数达到288天,“北京蓝”日益成为常态。冬奥会期间,北京空气质量达到了有PM2.5监测以来最好水平。

212项新技术落地应用

科技办奥理念在北京冬奥会得到充分彰显,在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赛事组织、赛会服务、场馆运行、观赛体验、疫情防控等方面都有体现。据统计,共有212项新技术在北京冬奥会上落地应用,为实现北京冬奥的“简约、安全、精彩”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惊艳世人的开幕式和精彩激烈的比赛背后,是无处不在的科技的亮点。“冰立方”可对赛场内不同区域温度进行精准控制,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了“同室不同温”的全新冰上体验;国家速滑馆的“冰”面,在冬奥历史上第一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系统制冰技术制造,为运动员创造更快的成绩提供了保障;在“雪如意”安装的北斗微基站定位系统,首次实现了室内亚米级精准定位。还有1.9公里一次性喷射浇筑成型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云顶滑雪公园使用的“室外雪上项目场地防风网技术”,均得到高度认可。“科技冬奥”项目为国家队跨界跨项选材和科学化训练方案选择提供了支持。8K、人工智能等数字与仿真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冬奥观赛新体验。

冬奥知识产权有保障

“一墩难求”的冰墩墩,既受奥林匹克标志保护,还受到专利、商标和版权的保护,既穿着晶莹透明的“冰糖外壳”,也戴着严密无形的“知识产权保护罩”。全方位、立体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网有力保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促进了奥林匹克文化和精神的传播与推广。

做好冬奥知识产权保护,是营造良好赛会氛围、保障赛会顺利举办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对63件奥林匹克标志予以公告保护,对北京冬奥组委提交的14件专利申请和315件商标申请予以保护。国家版权局还开辟了冬奥版权登记保护绿色通道,为涉奥版权作品提供快速便捷的版权服务。

“冬奥热”带动“冰雪热”

在北京冬奥会强大带动下,我国冰雪相关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冰雪旅游发展势头迅猛,装备制造增长迅速,竞赛表演、专业培训、场地设施建设运营等产业不断壮大,冰雪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已形成了全国分布,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地区重点发展的格局。新疆、内蒙古、湖北、贵州、山西等地区把民族风情、自然风光与冰雪旅游相融合,成为全国冰雪旅游典型代表;广州、上海、昆明、杭州等南方城市打造的冰雪商业综合体、室外戏雪休闲乐园等多样化的产品,成为全国冰雪旅游业的新亮点。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从2016-2017冰雪季的1.7亿人次增加到2020-2021冰雪季的2.54亿人次,预计2021-2022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到3.05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到3233亿元。

1亿人次参加冬奥主题活动

去年底以来,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以冬奥为主题的群众性赛事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的冬奥相关群众性赛事活动近3000场次,参与人数超过1亿人次。

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和“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的推动下,冰雪项目群众性赛事活动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冰雪运动,走上冰场雪场,享受冬季运动带来的乐趣。

各地根据季节特点和地方特色,室内外相结合,宜冰则冰、宜雪则雪,各有侧重地开展群众性冰雪活动,形成了东南西北遥相呼应、冬夏两季各具特色、冰上雪上全面开花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