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我们的冬奥 2022年02月21日

2月20日,北京,晴。

北京冬奥会圆满闭幕了。中国队以9金4银2铜的好成绩,刷新了历史记录。过去19天里,我和我们团队成员也留下了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是家门口举办的冬奥会,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派出9人报道团队,记者王旗作为北京冬奥会注册记者,身处闭环内,其余人在闭环外。本届冬奥会,我们年轻的团队没有如此大型运动会的报道经验,作为一家省级地方媒体,如何让我们的报道出彩,一开始,大家都有些忐忑。

最初,发挥好王旗在闭环内的现场优势,定为我们报道团队的重心。然而,真正进入闭环内,才发现它如此之大。

怎么办?做好赛事研判,追着热点去。

2月5日,在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比赛现场见证了首金的诞生;

2月7日,在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见证了苏翊鸣为中国队摘得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项目的第一枚奥运银牌;

2月8日,在首钢大跳台见证了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赛场上逆转夺冠;

2月10日,在首都体育馆追踪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的赛场热点;

…………

收集信息、电话讨论、选定赛事,我们的运气很好,基本做到了“追着热点去”。

赛事报道外,挖掘冬奥会上的贵州元素,则充分体现了我们团队的力量。

大家穷尽办法找线索。贵州籍火炬手、开幕式上传递国旗的贵州大学生、奥运村的贵州唐娃娃工艺品、体验冰雪的贵州游客、快手上抖石子为奥运健儿加油的贵州“90后”小伙……还有记者尚宇杰,在往返张家口的公路上,发现了冬奥配套工程上的“贵州力量”;记者邓刚,通过以前的战友,“挖到”西藏边防战士雪山上堆冰墩墩、80公斤重冰墩墩在珠峰“执勤”的有意思的新闻。

随着工作的推进,我们报道线索越来越多,采访到一些涉奥重要人员。比如,短道速滑奥运冠军张会、知名篮球经纪人夏松、音乐短片《一起向未来》总导演付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监王志鸥、“双奥”制服设计师贺阳等。与他们的每一次访谈,都让我们更加真切、更加多层次地走近冬奥。

冬奥赛场上,运动员挑战自我、顽强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作为新闻记者,我们敢想敢试,主动出击,也收获了诸多惊喜。

2月8日,贵州籍歌手周深的新歌唱响冬奥赛场,我们第一时间发稿,并通过贵州日报官方微博发布话题,引起广大网友关注。2月11日,该话题冲上微博全国热搜榜第一。截至当日下午5时,话题阅读量超过1亿次,话题瞬间热度最高时超过300万。许多网友还将周深空灵的歌声与贵州联系起来,表示:“认识了周深,一定要去贵州看看。”

报道中,团队充分践行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的理念,形成了分众传播、分类覆盖的格局。同时,坚持无视频不新闻的理念,把短视频传播放在重中之重,推出了“天眼看冬奥vlog”“孟雪说冰雪”两个视频类产品,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此外,我们还积极与中央媒体对接,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刊发了系列新闻。

报道后期,我们还主动和参加冬奥报道的其他兄弟媒体对接联系,与吉林日报、新疆日报、长城新媒体、广州日报、长江日报等媒体共同聚焦冬奥赛事,策划跨省联动报道,展现各地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产业态势,助力营造良好的冬奥会氛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