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贵州大学“植物保护”再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传承中不断迸发创新活力 2022年02月17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段超木

2月14日,国家公布新一轮“双一流”名单,贵州大学“植物保护”学科再次入选。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下,贵大“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学科聚焦我国农药行业和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需求,将科学研究真正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中,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该学科领军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还是刚刚摘获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赛其他赛道”“创业赛现代农业与食品赛道”双银奖与“创业赛现代农业与食品赛道”优胜奖的赵峰、李振华与隋常玲三个博士后团队,抑或是作为该学科中坚力量的每一位科研工作者,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性:不仅是我国绿色农药与病虫害防控领域的理论探索者,还是学科“一脉相承”下服务我省山地农业的实践者。

学科壮大 厚实根基培人才

在贵州大学东校区,有一栋一万多平方米的实验室大楼,这是贵大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所在地,贵州绿色农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领域的探索者们科研的“发端”与科创成果的“摇篮”。而该领域“创新沃土”的诞生则与其学科带头人宋宝安密不可分。

1986年,研究生毕业的宋宝安回到母校贵州大学,从此扎根农药创制领域搞科研,一路走来30余载,宋宝安带领团队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与产品的空白,自主创制出毒氟磷、香草硫缩病醚、氟苄硫缩诱醚等新品种、新剂型30余个;建立了水稻、茶、蔬菜等农作物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新模式,有效推动了农药减量控害,解决了系列重大粮经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难题……

不胜枚举的重大成果为宋宝安及其团队带来无数荣誉。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国家杰出专业人才贵州省最高科技贡献奖和贵州省首届杰出人才奖。均作为第一获奖人,199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贵州省科技进步奖四次(2004、2008、2018、2021)、二等奖三次(1992、1996、1997)、三等奖三次(1998、1999、2003)……众多获奖激励着这帮绿色农药创新者屡创新绩,以绿色农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领域创新为引,加快新的生物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应用科研步伐,推进多学科交叉跨界融合,逐渐占领我国农药领域“科技高地”。而今,这里已成为“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和“农药学”国家重点学科、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0-2021年研究生教育植物保护学科排名全国第三,2020年全国博士后流动站评估为优秀、2022年入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诸多荣誉均得益于学科带头人宋宝安带领团队成员不断聚焦领域前沿,勇攀科技高峰,扎根田间地头和车间一线。

人才强则学科强,可以称为是学科建设中的“铁律”。宋宝安深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着力培养农药学领域人才,努力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科技支撑、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目前实验室已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青年长江学者5人、国家海外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

近年来,该学科先后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专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贵州省重大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百余项,科研经费达亿元。

科研攻关 灭除杂草解难题

杂草是粮食种植过程中的“顽疾”之一。我国每年因杂草造成的粮食损失可多达200亿公斤,足以养活约0.4亿人口。

“使用除草剂是杂草防除最经济、有效的防控手段,其中灭生性除草剂是常用的种类,它是除草剂用量最大的一个类别,广泛应用于非耕地、免耕地、农作物田等除草。”贵州大学植物保护流动站的博士后赵锋说,目前全球灭生性除草剂的种类有草甘膦、草铵膦等,但研发技术全部被国外大公司垄断,加上国内灭生性除草剂研发起步晚,目前无相关产品。因此,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型灭生性除草剂已成为非常迫切的工作。

解决灭生性除草剂的“卡脖子”问题,刻不容缓。2018年,在宋宝安的带领下,由博士生连磊领衔,含有国家级人才、博士后等组成的新型除草剂创制团队正式成立。依托贵州大学“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学科开展“新型除草剂——氟氯氨草酯的创制和应用”项目研究。

“合作导师宋宝安院士提出科学问题,博士生连磊进行项目设计,创制品种并组建清源农冠公司进行产品生产与产业化,我负责风险评估,蒋标标等团队成员负责工艺优化、先导活性化合物的设计和合成、田间应用技术等内容,大家同心协力,项目研究终于取得了新的突破。”赵锋说,团队成功研究出的高活性的新型灭生性除草剂,在同等用量下防效明显优于草甘膦、草铵膦等其他灭生性除草剂。

目前,该项目被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命名为“氟氯氨草酯”,已获国家授权专利4项。下一步,将启动农药登记相关程序。同时,产品将与清源农冠公司深度合作进行产业化,学科郝格非教授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正在进行产业化。

以种为芯 外层附加破困境

我国有18亿亩耕地,小粒种子面积2.42亿亩,除农业外,林业、草业中也包含大量小粒种子物种。小粒种子的粒径极其微小。正是这个特点,才导致了小粒种子播种期播种难,耗种量大,在作物苗期更是需要增加人工间苗这一步骤,这无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成本。由于播种量大,多个种子共同竞争水肥,导致种苗“内卷”,好种未必得好苗。农民为了保苗,又不得不增加药肥投入,增加成本的同时又对环境造成额外破坏。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针对小粒种子“播种难”这一共性产业难题,经过1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贵州大学植物保护流动站博士后李振华团队以“种子丸化技术”破题,以种为芯,外层附加农药和微肥,相当于给种子穿了一层衣服。

“穿衣后的种子,至少有以下三个优点。一是变大,变成大的规则的种子;二是变强,更抗病、更抗虫,更能抵抗寒冷等;三是主要成分填充剂可以年复一年使用,对我国的土壤改良也有很好的作用。”李振华说。

同时,李振华团队深知当下国内市场丸化成本高,技术难,人才缺等问题,在合作导师宋宝安和李卫国的指导下,依托贵大“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学科人才资源,提出了种子丸化市场“2+2”战略(即2个“硬科技产品”,2项技术产权)。

2个“硬科技产品”即通过“一类一方”种子丸化技术以及PLC丸化数控机,做到根据不同种子和耕地的情况,做出独家对应的丸化配方并根据配方运用数控机实现种子加工傻瓜化,操作便捷化,不再因为加工技术水平阻碍产业发展。

2项技术产权是为了应对将来的市场竞争,团队对项目储备的纳米粒子包衣丸化种子及技术和绿色和有机丸化种子两项技术进行了知识产权保护,并与贵州大学植物保护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单位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进行产业化。

据李振华介绍,后续将坚持研究与市场化道路,让我国的小粒种子穿上绿色创新发展的外衣,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生根发芽,从种植业源头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记者手记

贵州科技界:奖掖后进 嘉惠学林

“将个人科研和育人工作与学校‘双一流’建设、全省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助力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努力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科技支撑、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一语道破个人成功的法宝之一就是必须具备家国情怀。

宋宝安团队农药创制与农药新品种合成方法研究项目摘获1992年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起,一路披星戴月、风雨兼程,贵州大学已获得“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和“农药学”国家重点学科、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点。

纵观贵州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不难看出自2001年设立省科学技术奖以来,历经不断完善,到如今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奖”体系,已经成为全省人才政策、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一度的贵州科技奖励大会,激励了黔地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不止,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优秀科技成果。

记者发现,科研人才硕果累累的现象与政策引领、人才激励的体制机制息息相关。

“十三五”以来,省科技厅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需求,设立科技重大专项,破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领域共性难题;设立技术榜单制度、鼓励揭榜挂帅,以开放的姿态激活创新活力;创新体系不断建立健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天眼”通过国家验收,建成每秒1.34亿亿次贵安超算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达到6家,国家高新区数量达到2家,省级以上高新区实现市(州)全覆盖。

科学技术奖励的累累成果,折射出贵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承前启后、接续奋进的创新步伐越来越矫健。

2020年贵州省科学技术奖突破了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动反射面、氮杂卡宾催化的新型不对称有机合成、城镇污水处理一体化装备研发等,无不诠释着局部突破和差异化创新的贵州智慧。

谋未来,深化改革再出发。省科技厅针对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建章立制,规范发展,科技奖励、人才评价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一系列的科技新政,推动贵州省科技发展迈入新阶段、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