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马圣耘
2月14日晚上7点,贵阳市花溪区西江巷菜市场的人潮逐渐散去,菜贩们陆陆续续收摊,彼此交流着今天的收益。
在菜市场的一角,大红伞下的小推车上,暖黄色的灯光洒在冒着热气的卤味上,缕缕卤香飘散,给寒风中的路人带来了一股温暖。趁着这会儿得空,摊主胡琼坐下拿出手机,一条条地听着亲朋好友在微信群里的语音祝福。
“祝胡姐生意兴隆!”
妹妹胡珠在一旁打趣着回复:“那你倒是给我们发个红包噻。”
4年前,胡琼从老家遵义来到贵阳,用一辆小推车做起了卤味生意。不久后,胡珠的孩子考上贵阳的高中,为了方便照顾孩子,也来到贵阳和姐姐一起卖卤味。
“这个卤味是我们自己研究的,一开始试了几十种,就现在这种卖得最好。”胡琼告诉记者,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并不顺利,有时卤味做多了卖不完,就用来当自己的口粮。
“也曾想过放弃,但后来妹妹说来和我一起,就想着再坚持一下。”胡珠加入后,生意确实比之前好,胡琼笑着说胡珠是自己的“招财猫”。
姐妹俩在西江巷的菜市场卖了几年卤味,附近的居民都认准了她们的卤菜,熟客很多。每天早上不到7点,她们就开始准备当天出摊的“美味”,清洗、焯水、调配卤汁……下午3点出摊,晚上7点收摊,每个月只休息两天。“每天差不多能赚300来元,除去家里开支,日子也还过得走。”
聊天间隙,小摊来了生意。胡琼熟练地把客人选好的卤猪耳朵、卤豆腐拣出来在砧板上切好,胡珠把切好的卤味装在套上塑料袋的碗里调味,搅拌好后套上袋子递给客人,两姐妹默契十足。
收摊时,推车上的卤味基本卖完了。胡珠算着今天的进账,高兴地告诉胡琼:“今天卖了350块!”
谈及新年愿望,胡琼说希望今年能有个遮风避雨的店面,胡珠则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年高考顺利,如愿考上心仪的大学。
寒风中,两姐妹推着车说笑着往家的方向走去,小推车上暖黄色的灯光愈行愈远,变成点点星光照亮这个城市的一隅,也照亮着两姐妹平凡又朴实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