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装在时光里的幸福感 2022年02月11日

食材本是天然无雕饰之物,经过能匠、巧手,才成为滋味丛生的人间风味。对于绥阳县农业农村局的何玉洪来说,泡粑就是这样的存在。“先将大米加一点黄豆用清水浸泡,待大米黄豆发胀后,就可以用石磨来推成米浆,磨好的米浆要用甜酒酿子做的酵母来进行发酵。发酵的米浆会慢慢膨胀起来,还能闻到微微的酸味,这时就可以上锅蒸了。”

虽然泡粑的制作过程复杂繁多,但这也给何玉洪带来了别样的童年幸福时光,“刚出锅的泡粑白白胖胖,香气诱人,早已迫不及待的小孩们,拿两个烫手的泡粑,就狼吞虎咽吃起来。那种感觉,比现在吃山珍海味还要酥爽。”泡粑的松软绵密在何玉洪的味觉系统里留下了珍贵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份内心深处的快乐将持续在何玉洪的生活里发酵,成为他人生中的一味甜。

绥阳县诗歌协会会员王前月的“甜味幸福感”则来自母亲做的小黄粑。“小时候,物资匮乏,母亲是农场出了名的巧手。她总能把普通的食材变着花样做成香醇可口的美食,让我们感受到幸福温馨的滋味。”小黄粑的制作流程并不简单,但王前月最记忆深刻的还是“蒸粑粑”这个环节,焦急的等待和亲眼见证小黄粑的“诞生”,让她的大脑自觉留存了这段充满趣味又弥漫欢乐的时光。“闻着锅里小黄粑的香气,我馋得口水直流,不停地问:‘什么时候出锅呀?’母亲总是说:‘急不得,需大火蒸上两小时,还得用小火慢慢焖,这样做出来的粑粑才有味儿呢。’终究没熬住,我在粑粑的甜香味中沉沉睡去。”尽管现在小黄粑不再成为过年的专属美食,但王前月对它依旧“一往情深”,夹起一个吃到嘴里,还是小时候母亲的味道,甜滋滋的。

“漫山坡头桐子花,叶儿包起清香粑;烧把地草炊烟起,忙完晌午才归家。”桐子粑是黔南州作家协会会员顾光景儿时最常吃也是最方便携带的“干粮”,和其他粑粑不同,桐子粑的原料来自玉米面。顾光景记得,小时候,母亲会把金黄色的上好苞谷米拿来筛选杂物,架上大石磨的“磨搭钩”,喊上哥哥一起推磨。姐姐则在一旁用木瓢一瓢一瓢地往石磨窝添苞谷米,磨好的苞谷面还需要筛,分成粗细两份,粗的拿来做苞谷饭,细的便是做桐子粑的主要原料。桐子叶是给粑粑添加清香味的最佳“助手”。“剥去桐子叶,叶绿素已浸入粑体,弹性十足的桐子粑,皮面光滑亮泽,软糯甘甜,裹夹着春天的味道,那种幸福的味道,至今回味无穷。”

顾光景的幸福感一方面来自粑粑,一方面来自母亲,他十分珍惜这样的幸福时光。“腊月刚到,回到老家的我依然嚷着要吃桐子粑,母亲说早就准备好了。我拿着桐子粑跑到蜜蜂冲,耕地里长满了杂草,山坡上的桐子树郁郁葱葱,我似乎看到了烂漫山坡的桐子花,美得让人心醉。”

绥阳县女诗人部落诗社社长周光敏在粑粑上获得的幸福感是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农庄里、街道上,糍粑唤起了曾经的生活记忆碎片,清晰、温暖而幽香。

吃糍粑要蘸黄豆粉,这是周光敏家乡的吃法。于是,打完糍粑后,推黄豆粉也成了周光敏的特别记忆。“屋后的石磨在叽嘎叽嘎地响着,那是哥哥在推磨,父亲在往磨里添着已经炒熟的黄豆。那些被磨成粉末的黄豆粉从两扇石磨缝中香喷喷地吐出来,香味早吸引来了小猫小狗小鸡,它们也知道今天家里要吃新米糍粑了。”这些细碎的生活碎片对周光敏来说是值得回味的幸福时光,新米糍粑和黄豆面的香味不断冲击着自己的味蕾,那份欢喜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凤冈县何坝镇水河村的刘雨峰讲述的“粑粑故事”和他并没有太多关系,而是将凤冈县何坝镇水河村刘茂习家追寻幸福、敢于创新的故事说给了读者听。

2003年,因生活困难,刘茂习与妻子做起了糯米糍粑的生意,但却没什么起色。为了改变现状,刘茂习将传统的糯米糍粑进行创新,按比例调和好冰糖,并改变传统的糯米糍粑个头大的形状,手工捏成比汤圆稍大一点的样子。这样的糍粑更加适合当代消费人群,于是,改造后的糍粑得到消费者喜爱,刘茂习因此也建立起了自己的招牌:冰糖粑。

冰糖粑的诞生给刘茂习一家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敢于创新的勇气让他抓住了时代机遇,享受到了智慧劳动带来的幸福。刘茂习家的故事让刘雨峰看到了生活的更多可能性,那是乡村振兴下的平凡的一隅,但却是“平静中透着甜,吉祥中透着暖”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