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吴孟雪
一清二白涮羊肉,红红火火辣鸡子,对于夏松来说,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一边看北京冬奥会,是闲适的人生体验。作为中国知名的篮球经纪人和体育评论员,夏松与奥运会有着不解之缘。这位敢闯敢拼的贵州人,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篮球专业,因为对体育的热爱改变了人生轨迹。他说:“只要你愿意,每个人都有机会,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奥运之中。”
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那天,夏松正开车在北三环上,带着加拿大官方预祝冬奥会申办成功的礼物参加央视英语国际频道的全球直播。他深知未来七年里大家将要为之付出的努力和“双奥之城”的意义,但在经历过2001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的狂欢后,夏松平静了许多。
从2014年起就开始参与北京冬奥会的各项工作,如今虽不在“闭环”内,夏松用一种更加轻松的心态看待冬奥。他说北京的家门口就是护城河,全家人习惯冬天去护城河上滑冰。“落日之下,在冰上运动,是北方特有的景色。孩子的学校布置了每天的体育作业,通过运动的方式参与冬奥会,这样很好。希望大家在北京吃好、玩好,通过这次冬奥会,世界将重新认识中国。”
因为小时候经常在电视上看央视的冰球录播和花样滑冰,夏松表示这是本届冬奥会上自己一定会关注的项目。但现在个人更感兴趣的是冰壶,他认为这个项目未来更适合在中国各个城市推广。“冰壶场地所需面积不大,项目参与感强,适合家人朋友聚会,娱乐性很高。在有条件的酒吧、餐厅、商场里都可以实现,还可以简化为陆地项目。”
说起自己和奥运会的缘分,夏松最初的记忆是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但对奥运会的认知并不是五环,而是吉祥物,一如今天人们对于冰墩墩的狂热。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除了许海峰为中国队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开幕式上百台钢琴共同演奏的《蓝色狂想曲》也给夏松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正是从那届奥运会上,夏松知道了美国有一个“迈克尔·乔丹”,由此揭开了自己与篮球一生一世的缘分。
1988年,夏松正在贵阳积极备考体育专业,恰逢汉城奥运会上男子篮球比赛以立陶宛队员为主力的前苏联队和美国队的对决。夏松忽然发现除了美国,篮球这项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还有更多发展可能。自此,他积极地投身到了对于篮球运动发展的研究中,精通英语,了解NBA,本科毕业论文《中国职业篮球体系初探》,可能是中国最早关于NBA及国外职业篮球的研究之一,以及对未来中国职业篮球体系的构想。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永远不可复刻的篮球“梦之队”占据了夏松的所有视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男篮历史性地进入前八,“追风少年”王治郅初露锋芒。此后夏松的奥运记忆开始与篮球紧密相连。2000年悉尼奥运会,夏松作为某品牌官方赞助商的工作人员,为即将出征的各支中国运动队提供服务。
2004年雅典奥运会,夏松作为中国男篮翻译随队出征。夏松回忆,当时中国男篮还没有专业的球探,除了翻译,自己还要为球队编辑录像,整理其他球队的资料。那一个月,夏松在奥运村没有床,只能席地睡在靠枕拼成的床垫上,但这样的深度参与让他每天都斗志满满,最终留下了一生珍贵的回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夏松参与奥运会的身份又变了。作为北京奥组委体育展示团队的播报员,他记得中国男篮与美国男篮对战前,当自己宣告:“请全体起立,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后,听见五棵松体育馆内近两万人高声齐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情形。“那天身后的观众席上,我看到几位重庆口音的年轻球迷泪流满面。”14年过去了,那天的国歌依旧一遍遍地在夏松的脑海中回响。
不同的雪花汇聚北京,成为一朵人类共同的雪花。夏松认为,不管在闭环内外,作为涉奥工作者、新闻媒体,还是电视机前的普通观众,参与北京冬奥会的方式如何,都是伟大的。因为自古以来,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作为新冠疫情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北京冬奥会见证了言出必行的精神,彰显了风雨无阻的力量,体现了中国人与国际社会“一起向未来”的真诚。
习惯了北京的冬天,夏松也怀念故乡贵阳的冬天。夏松听过今年贵州的雪下得比北京还厉害,希望贵州以后有机会能够承办全国冬季运动会的分赛场。因为在贵州的冰天雪地里,能够看到与北方不同的绿,这是另一种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