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 上下空间齐利用,不怕土地不够用! 2022年02月09日

嗡嗡嗡……走进绥阳县宽阔镇红河村林下立体经济示范基地,一群群蜜蜂在蜂箱口进进出出,格外热闹。一棵棵盐肤木迎来复苏,树下天麻、黄精、白芨等各类中草药正茁壮成长。

地处宽阔水原始森林腹地的红河村,境内盐肤木资源丰富。蚜虫寄生于盐肤木嫩叶上所形成的虫瘿就是中药材五倍子,盐肤木又是良好的蜜源植物。立足生态优势,红河村围绕盐肤木打造“花蜜养蜂、复叶结倍、林下套作”的立体种养模式。

植树造林扩基地——2018年以来,红河村共新建盐肤木基地1600亩,为中药材及养蜂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林中养虫促结倍——红河村与省林科院合作,在村里建设了500平方米的蚜虫基地,开展角倍蚜虫生产、角倍丰产技术指导和培训,通过在林中悬挂自繁的蚜虫袋,促进盐肤木结倍增产。2021年,红河村共销售20吨五倍子,每斤售价11元,产值达44万元。

林上放蜂增效益——以丰富的盐肤木花为蜜源,2021年红河村的600箱中蜂共产蜜2600斤,产值达到20.8万元。此外,红河村还在盐肤木下种植黄精、食用菌等,不断提升林地效益。

红河村显著的发展成效,带动了绥阳县北部乡镇积极发展人工盐肤木林,全县共种植3000余亩盐肤木,抚育改造野生盐肤木林分1万亩。宽阔水保护区附近的中蜂养殖户发展到324户,年产盐肤木花蜜2.65万斤,户均收入达1万余元。

在山多地少、耕地破碎、土壤瘠薄的贵州,发展农业产业面临着诸多天然的限制,首当其冲的就是稀缺的土地资源。

过去,农民望着满山的林木,只能哀叹“树又不能当饭吃”。但在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态健康、绿色食品的今天,贵州这满山林木所孕育的特色林产品,就显示出了最独特、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优势。

过去,农民望着满山的林木,还是哀叹“种下去好几年都没有收成”。但思路一变天地宽,通过在林木下套种中药材、食用菌,养殖家禽等举措,实现了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农民年年都有收益,也更加愿意管护好林子了。

岑巩县,统筹特色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发展,结合油茶产业周期特性,分阶段大力发展“油茶+N”立体林业经济。

第一阶段,利用前3年油茶幼林间距大、阳光足等特点,种植辣椒、太子参等一年生作物。既节约油茶产业前期除草、施肥等管护成本,又实现基地增值增收。目前该县已推进实施“油茶+辣椒”2300亩、“油茶+中药材”5320亩,预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200万元,节约管护成本约460万元。

第二阶段,结合油茶在第3年至第5年期间逐渐封林但未达盛产的实际,主要选择黄精等耐阴林下中药材单品,实施“油茶+林下黄精”套种,利用套种作物解决油茶过渡期管护问题,实现黄精与油茶同步见效。目前,该县已建成“油茶+黄精”示范基地5个,面积1350亩。

第三阶段,结合5年后油茶逐步成林挂果,产量产值逐步提升的情况,强化油茶林的抚育、施肥、病虫害防治、整形修枝,在确保油茶盛产后长期高产稳产的同时,积极探索培育林鸡、林蜂、林菌等产业,实现一地多收。

按照岑巩县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期未,该县油茶种植面积将达20万亩以上,人均油茶种植面积达1亩以上,人均林下经济利用森林面积也将新增1亩以上,实现“一地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