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坚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2022年02月09日

■ 石培新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和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和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体党员牢记初心使命,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高校要自觉地从政治高度、历史维度、学理深度、实践效度中去找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向纵深发力的着力点,持续聚焦立德树人,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

着眼政治高度,在深刻领悟历史启示中筑牢政治忠诚。百年党史启示我们,核心就是力量,核心就是方向,核心就是未来。回望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不会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党委领导班子要心怀“国之大者”,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聚焦省委教育工委“五级书记抓党建”工作要求,持续推动学校三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落地落实,坚决扛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让高校始终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通过持续深化党委领航“带头学”、二级党组织“干中学”、基层党支部“对标学”、党员师生“跟进学”的“四学”模式,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广大师生党员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强化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通过常态化长效化地对各级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化教育、集中化培训,着力提高高校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强化初心使命,确保立德树人的各项事业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

把握历史维度,在始终坚定历史自信中汲取前行力量。正确的历史自信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百年党史既是一部砥砺奋进史,又是一部道路选择史,还是一部信念锻铸史。高校要通过不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继续引导广大教职工生丰富和强化历史认知,增强对党的伟大成就的自信、对党历史经验的自信、对坚守党的初心使命的自信、对克服一切困难和风险挑战的自信,建立健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将本次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有效衔接,强化系统观念,坚持统筹兼顾,持续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博士教授专题讲”“青年教师研习讲”“青年学子主动讲”的四层次宣讲形式,夯实好“宣讲+育人”“示范+创新”“常态+长效”理论宣讲教育平台的根基,引导广大师生发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以德立学施教。引领师生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中激发斗志、明确方向,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中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大力弘扬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牢记初心使命、知责履责尽责,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时代赶考路。

拓展学理深度,在切实肩负历史使命中发挥高校职能。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是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和改造中国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高校要深化党史理论研究和阐释,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用百年党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强化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认同,牢固树立起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契机,把提升政治素养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牢牢把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定位,强化教师在思政课中的关键地位,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善用“大思政课”,研究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通过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重大战略决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党治国理政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中国新时代教育实践相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增强实践效度,在不断强化历史担当中展现为民初心。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是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谆谆教诲,通过注重用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形成宝贵经验,不断健全“广泛问需+精准问策+跟踪问效”的闭环链条,持续将解决师生的急难愁盼作为衡量是否带头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标志,用实际行动回答好“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个基本命题。把联系服务师生与经常性做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教育引导师生、组织凝聚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时通过构建新时代具有各高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为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和“强省会”行动的发展要求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更好地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作者为贵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