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破解政法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促进政法事业长远发展的一把钥匙。接处警改革是我省全面深化政法领域改革的一个典型案例。
“喂!110吗?我在瓮安长寿坝隧道,这里有化学品爆炸,请求你们救救我们!”
2021年9月,群众报警称,在瓮安长寿坝隧道,有疑似化学品泄漏导致车辆起火,情况危急。
贵州110立即帮助报警群众接通当地民警,民警一边询问报警人,一边快速赶往现场开展处置。同步感知警情后,省公安厅情报指挥中心第一时间调度遵义市公安机关,高效联动处置了该紧急事件。
从群众报警到贵州110接线员接听电话,用时仅1.26秒。民警赶到现场仅5分钟。而根据公安部要求,报警电话铃响3声必须接听,用时约9至10秒。
为更好更快纾解群众痛点,回应群众期待,2020年11月,我省纵深推进接处警改革,在全国第一家先行先试集中统一接转全省110报警求助。通过数据分析,全省公安机关的接警、出警到处警的反应时间总体上缩短了近30%,成果显著,实现报警更方便,接警更及时,出警更快速,处警更规范。
一年来,全省政法机关还不断厚植法治化沃土,不断深化政法领域改革和法治贵州建设,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服务保障。
纵深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
编制全年政法工作“十四五”规划,立足长远规划一批政法领域改革举措,不断将改革引向深入。出台《贵州省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政治领域执法司法制约监督制度机制建设的意见》,部署推进6方面62项具体改革任务。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修订完善省市两级检察院检察官权利清单,切实将检察权关进制度的笼子。
同时,在全国首批按时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行政复议纠错率同比下降14.7%、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同比上升11.67%。
扎实做好法治建设重点工作——
如召开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按照“法治贵州建设”主题大调研提出的“3341+N”总体思路,研究制定法治贵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人才建设实施方案。召开省法学会第八届换届选举大会,在实现全省法学会组织全覆盖基础上推进法学会进一步健全机制、规范运行。切实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全力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围绕省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加强执法司法保障和制度供给,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
同时,建立省委政法委、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协作机制,切实搭好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作平台。部署开展“四大检察”护航“十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全年办理涉企民事行政检察案件1395件。
此外,强化生态环境执法司法保障,全省环境资源审判法庭由19个增加到33个,实现司法保护全环节、全功能、全领域、全覆盖。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2021年6月11日,“川渝黔”首笔户口迁移“跨省通办”业务在贵阳市花果园派出所成功办理。同年6月16日,我省全面启动四川、重庆、贵州三省市户口迁移迁入地“一站式”办理工作,超标准实现所有户口迁移业务在三省市“跨省通办”,进一步促进了“川渝黔”三地人口流动。截至目前,全省办理“川渝黔”户口迁移“跨省通办”迁入业务共计5994笔、迁出业务共计6588笔。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我省积极推进“川渝黔”户口迁移“跨省通办”和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全省通办”,极大方便广大群众和企业。
顺畅衔接法治毕节示范创建——
冬日的草海,碧水如镜,候鸟成群,是周边群众游玩的首选“打卡”地之一,是很多外地游客的“梦想清单”。
与过去不同的是,草海如今已嬗变为毕节环保整改的正面典型,得到国家生态环境部肯定,彰显的正是毕节实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决心。
“现在的草海舒服啊,到处修建得很好,水更清了,草更绿了,四周的生态环境好太多了。”前来游玩的游客黄霞说,“现在的草海,才是名副其实的‘高原明珠’。”
通过6年来的法治毕节创建,法治之“光”,正将毕节“点亮”!
2021年7月16日,法治毕节示范创建动员部署会在毕节召开,出台《法治毕节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坚持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严要求,全面部署开启示范创建工作,在前期五年工作基础上实现了下步工作的顺畅衔接、接续推进。
持续深化政法智能化建设——
继续推进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应用,2021年通过平台累计交换协同业务210193件(次),利用网上办案单轨制方式办理案件7185件(次)。持续深化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建设应用,积极开展智能化助力顽瘴痼疾整治,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支撑平安贵州建设工作,成功向国家版权局申报注册“贵州政法大数据执法监督智慧云平台”软件著作权。
“人民群众是评价公正司法的一把标尺,这些年不断深化政法领域改革和法治贵州建设,制度机制建设更加健全完善,公平正义能真正感知得到。”说起这几年切实感受到贵州政法领域的改革和变化,贵阳市民何如恒先生如是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