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许多地方的园区建设有个始终没有解决好的难题——园区建设与被征用土地的农民之间没有纽带,征地费用支付后,农民同园区就没有联系了。
为了破解难题,石板园区进行大胆探索:让农民和企业共同成为园区的主人,把农民的利益同园区的发展连在一起,把基层的发展目标同全局的发展目标连在一起。随着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与之相关的产值、税收、分红的增长,让农民和企业、政府共享发展红利。
农民过去是土地的主人,如今通过土地入股,同企业一起成了园区的主人,这样一来,他们不仅积极支持园区建设,还参与园区建设。
“以前,合朋村土地石漠化十分严重,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农业产业薄弱,村民们不得不外出务工。村中道路全都是烂泥巴路,一下雨就污水横流,出行基本找不到下脚的地方。”谢以琼至今还记得当年合朋村的穷模样。
为破解用地难题和提升村民收入,石板园区积极探索一条“农民+公司+业主”的发展方式,成立村办企业,发动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园区企业,将农民利益与园区发展结合起来,农民变“股东”,从园区建设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既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也确保园区的稳定发展。
“园区开建以来,村民用土地入股园区企业,以此获得分红,同时,村民们还可以优先进入企业就业,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谢以琼说。
依托石板园区,合朋村成立了贵阳市合朋经济开发有限公司,以入股分红为主,集体资产出租为辅,让村集体资源活起来。2021年,村集体经济入股分红收入有500余万元,集体经济租赁收入70余万元。为了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村办企业还将12户困难户纳入企业股东,每年每户额外享受分红5000元。
“原来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是拿着分红、租金、工资,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说起生活的变化,在园区企业贵州印象商贸港上班的当地村民冯春兰一脸笑意。
合朋村民们享受到了园区发展带来的实惠:每人每年可分得120公斤大米;子女上大学,学费全部由企业分担,每人每年5000元;55岁以上的村民每月可获100元生活补助;村民可选择自主择业或到就近的企业就业。如今,全村已有1000余名劳动力到企业就业,年薪都在2万元以上。其余劳动力则从事运输、工程机械施工、餐饮等相关产业,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几乎家家都有小轿车。
谈及园区发展带来的变化,摆勺村支书朱明也是感慨万千。“我们村是传统农业村,祖祖辈辈都是种地谋生,主要务工形式就是搬运和挖煤,村子里喝不上自来水,住不上放心房,没有一条像样的路。”
2010年,随着贵州天利机电市场的落户,摆勺村的发展困境终于被打破。市场先后捐资近400万元,打通了进出公路,让村民们彻底摆脱了“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腿泥”的窘境。并完善用水管网,让大家喝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同时近百名村民还在市场上找到了务工岗位,年均收入比10年前翻了六番。
“通过村集体土地入股市场建设得到的分红,每年至少有30万元收益,为村民们干实事提供了足够的底气。”朱明自豪地说,如今的摆勺村,基础设施建设及教育、医疗等逐年改善,60岁以上的村民,每年都有慰问金。村里的大学生,每年都有5000元至10000元助学奖励,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
如今,依托石板园区的建设,石板镇已初步形成“产业建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低门槛、创业顾家两不误”的发展态势,逐步构建起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随着园区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全面衔接,一个产业兴、百姓富的美好家园正由蓝图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