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过去的一年,全省上下坚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信心决心,保持战略定力,奋力推动工业大突破,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以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新的一年,贵州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从突破重大项目、加强产业聚合、推动技术创新等几个维度,继续在新征程上奋力推动工业大突破,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撑。
1月11日,黔西南州举行2022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全州集中开工项目150个,总投资609亿元。
1月15日,清镇市2022年第一批次工业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其中仅贵铝新材料铝箔项目和广铝金属稼项目共计总投资7.6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约8.8亿元,将推动相关产业强链、延链促发展。
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工业经济占比达27.3%、提高1.2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聚力项目建设
加快动能转换
1月4日,正式落地贵阳经开区的贵州力锋科技有限公司已开始了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目前场地勘探规划设计已完成,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工作,该项目是贵阳经开区产业链招商的又一项成果。
力锋科技是一家主攻研发生产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模具、锻造模具等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未落地贵阳经开区之前,公司已与多家贵州省内外航空航天企业实现了合作,对贵州航空航天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了解,贵阳经开区围绕六大产业链引进的还有兴杭贵州电气产业科创基地项目、信通达数字产业生态园项目等一批关键项目和重点项目,目前正在加速实施并陆续达产。
把项目的谋划和实施,纳入抢占创新型产业和前沿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整体布局。全省通过引进实施了一批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等产业项目,下好工业转型升级的“先手棋”。
在重大项目带动下,发展动能加快转换,恒力(贵阳)产业园、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电池及产业链项目、奇瑞(贵州)产业基地、中石化50万吨PGA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落地实施,成为稳增长、调结构的新引擎。
产业协同“深”融入
产业集群“快”崛起
走进黔南高新区马场坪工业园,在贵州磷化集团旗下瓮福集团周边,聚集了天福、川恒等一批上下游企业,几家企业抱团发展,成本大大降低。
产业聚集,主导产业、首位产业要发力。贵州提出,开发区要主攻1个首位产业,培育2至3个潜力产业,走特色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道路。
铜仁市大龙经济开发区聚焦做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形成了以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综合回收利用于一体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新材料循环产业链,以高纯硫酸锰、三元前驱体等为核心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目前该区有新能源材料企业13家,新能源材料产业占开发区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0%。
功能集合构建,聚集促进集约。为了改变园区企业过去传统低效的铁路运输或成本较高的公路运输,大龙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还联合成都铁路局、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推出了铜仁市首个对外贸易开放平台——东部陆港,与湛江港口岸连接,促使沿海口岸向内陆延伸,成功破题。
功能完备的产业聚集区正在成为贵州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安顺高新区以产业集群化为抓手,在核心区打造了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依托黎阳国际、红湖发动机等军民融合企业,形成涵盖航空零部件、精密铸造锻造、制动系统等核心领域的高端装备研发制造体系;贵阳贵安则借助“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这个新引擎,已打造成为全世界聚集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
创新驱动赋能
贵州“智”造提质增效
企业在生产中产生了多少能耗?产品的精度是否符合规范?如今,对于这些生产数据,贵州贵材副总经理李衍雷通过操作平台系统就能掌握。
贵州贵材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铝型材产品于一体的企业。目前,企业依托现有数据采集、知识固化、应用创新等方面的积累,将海量个性化需求与大规模定制精准对接,实现了研发平台化、设计体验化、生产智能化和品牌高端化。
在新型工业化的引领下,科技创新已成为传统工业产业锻长板、补短板的关键要素。直面制造业的短板,贵州心中有“数”,依托大数据优势,以智能化改造提升为切入口推动企业发展提质增效。
随着“万企融合”的推进,数以万计的企业加入工业互联网,实现“云端”汇合,智能制造场景也在不断丰富。扫码溯源,大数据互联互通,数字化装备逐渐普及。
依托工业云,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进行了全面升级,每小时产品产量提升了58%、良品率提升了33%、生产线人员配置(每班组)减少了68%、经济效益提高了15%,智能化改造“改”出高效率、“改”出好效益、“改”出大市场;借助大数据,中航工业贵航股份永红散热器公司智能化生产线,让产品质量水平提升30%。
2021 贵州着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
●省领导领衔推动十大工业产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
●加快煤矿智能化机械化改造,推进煤电机组迭代升级,原煤产量达1.35亿吨
●推动开发区聚焦主业、规范发展,百亿级开发区达39个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0余户,3户企业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