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呈现文化事业建设成果 2022年01月21日

“将歌剧《江姐》移植成贵州花灯戏《红梅赞》,既是致敬经典,更是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在花灯戏《红梅赞》将赴北京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之前,记者在贵州省花灯剧院组织的联排中,对国家级非遗贵州花灯戏传承人、贵州省花灯剧院院长邵志庆进行专访。

改编自著名歌剧《江姐》的贵州花灯戏《红梅赞》,在过去一年中从贵州走向全国,获得了诸多掌声和荣誉。对于这一部意义不凡的红色题材作品,我们对其做了全年的跟踪报道。从省内到省外的每一次演出,从台前到幕后的点滴故事,我们采用深度报道、人物专访、艺术评论等方式,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度解读,同时,也利用媒体融合优势,通过图文、视频、长图等多种形式,展示了这部优秀作品的精彩瞬间。

过去一年,贵州文艺创作的亮点还有很多,对电视剧《看万山红遍》的拍摄制作进程、京剧《锦绣女儿》的多次演出,我们都以“跟踪式”报道方式进行了全方位呈现。对于文化记者而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长期关注的重点课题。

过去一年,我们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出《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双创”引领非遗走向广阔市场》等专版专题报道。在《“双创”引领非遗走向广阔市场》一文中,记者通过对“双创”激活非遗资源、应用场景展现贵州风味、政策推动成就非遗精彩等不同角度,对贵州非遗“双创”进行梳理和解读,呈现出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的生存与发展方式。

2021年,也是贵州文化遗产保护的精彩之年。当年4月,招果洞遗址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全省引起了高度关注和讨论热潮。在精心谋划之下,我们第一时间在天眼新闻文化频道推出《“洞”见4万年》系列报道,通过消息、综述、专家访谈,以图文、音频等多样化的形式,对这一考古成就以及贵州历年来的考古成果进行报道和梳理。密集的新媒体报道推出后,又第一时间在贵州日报《27°黔地标》文化周刊中推出《招果洞遗址:“洞”见4万年》专版专题系列报道,系统展示了贵州令人骄傲的考古成果。

过去一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贵州基本实现全覆盖。从城市的各类艺术展览、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借阅,到长期举办的“我们的中国梦”系列活动、农家书屋建设,文化生活选择多样,满足了贵州各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2021年“世界读书日”中,我们推出全民阅读系列报道,其中,对作为贵州省第一个红色农家书屋试点的娄山关农家书屋进行关注,展示了贵州基层文化建设在硬件与软件“双管齐下”的举措。